“人生得意须尽欢,莫使金樽空对月”。在中国有着无酒不成席,无酒不成宴的说法,聚会都喜欢“小酌”两杯,至于最后会不会有人“酌”到桌子底下去了,不太好说。
在酒桌上,我们总会遇到两类人:一类人,一杯酒下肚,脸色刷的一下就变红。另一类人,脸色越喝越白,但当这两类人碰在一起劝酒词竟出奇的一致……

了解产品详情,点击此图片↑
那到底是脸红的人能喝,还是脸白的人更能喝呢?
这显然不能看谁在桌子底下躺着更舒服,还得从酒精代谢说起。
酒精进入人体后,主要会经历三个代谢过程:
第一步,乙醇被代谢成乙醛;
第二步,乙醛被代谢成乙酸;
第三步,乙酸被代谢成二氧化碳和水并排泄掉。
因为第三步代谢过程非常简单,不用太关注。影响酒精在身体里代谢的,主要是前两步。
在这前两步中,起关键作用的是:
第一步中发挥作用的“乙醇脱氢酶”——负责把乙醇分解成乙醛;
第二步中发挥作用的“乙醛脱氢酶”——负责把乙醛分解成乙酸。
人的酒量,基本就是由这个人体内这两种酶的活性决定的。

关于喝酒脸红这件事
有人说“喝酒脸红是因为酒精分解比较差”,其实不是这样的,喝酒脸红恰恰是因为酒精分解得“太快”,后续的乙醛分解速度已经跟不上了,导致酒精分解产生的乙醛被堆积在体内。
而导致酒精分解比乙醛分解速度快的原因,可能是分解乙醇的酶太强大,也可能是分解乙醛的酶太弱小。
乙醛这种东西会直接刺激人的循环系统,扩张血管,导致脸色通红。
所以,很遗憾,喝酒脸红,跟能不能喝酒是两回事。
喝酒脸红的人,只要喝一点儿酒,体内就开始堆积有毒的乙醛,导致人浑身难受,所以往往酒量是非常的“弱鸡”。也是我们喝酒中的弱势群体,更应该被我们“保护”。
所以,劝酒时,还请放过那些喝酒脸红的人吧……
这么说喝酒脸白的人更能喝了?
也并不是这样,喝酒脸白的人其实更悲剧一些,他们不但体内分解乙醛的酶太弱,连第一步分解酒精的酶也很弱。
喝酒脸白的人,酒精让他们“爽”的同时,大量酒精进入血液,身体的毛细血管会收缩,血液大量向身体内部核心区域集中。
这些人会一边喝、一边变白、一边爽,看起来好像酒量非常好,不过一旦体液中酒精浓度达到并超过了0.1%,这些喝酒脸白的人就会“突然不行了”,可能会直接醉倒昏迷。而且这个时候,他们也很容易出现急性酒精中毒。
所以,劝酒时,也请放过那些连酒精都没法好好分解的“白脸人”吧……

那究竟什么样的人酒量大?
真正的人中酒仙、酒鬼中的战斗机,是那些乙醇脱氢酶和乙醛脱氢酶双强的人。他们整条酒精代谢链通常无比顺畅。
所以酒量这东西,靠练是练不出来的。让那些一喝酒就脸红或脸白的人练喝酒,简直就是在让他们不断受罪。
那么“天赋异禀”的这类人群有什么特征?
他们往往喝酒时满头大汗的,喝一两杯就开始跑厕所“走肾”的人。
因为他们分解乙醇和乙醛的酶都非常强大,迅速把酒精代谢成水和二氧化碳,随着出汗和排尿都排出体外了。
小酌怡情,大饮伤身,不管哪一类人群我们都应该注意适量饮酒“喝好一点,喝少一点”。